在孩子三岁时,公婆对孩子的管教就非常严格,当孩子没有照他们的意思做时,就大声斥责,边骂边拿棍子假装要打下去。有时孩子不对,我希望用一些方式或转移孩子的情绪,但因为住在一起,没有我说话的份,当我没有大声责骂时,他们觉得我们都没教好。目前孩子四岁了,每当他发现谁骂得最大声或是拿棍子要打他,他反而会去抱着那个人,反而不理会我或我先生,我很纳闷,为何他总是会去抱打骂他的人?
孩子从小在大家庭长大,随着年纪成长和经验累积,逐渐了解大人的权力结构,知道他周遭谁才是最有权力的人。他发现爷爷奶奶骂他时,爸妈只能在一旁观看,并没有能力改变,投入爸妈的怀抱还有可能激怒爷爷奶奶,带来更糟的结果,所以他不会向父母寻求保护。
孩子的本能是趋乐避苦,自然会发展出行为策略来避免被打骂的痛苦。他在被骂和即将被打时,会去抱住那个人,通常是为了阻止对方下一步的行动。他当时的表情可能代表着认错、撒娇、讨好或是亲密,也可能是试图安抚对方情绪,让对方不要那么生气。且孩子很可能透过这个经验发现,当自己抱住对方时,对方比较不会更进一步的打骂,或是打骂比较轻微,于是这个行为被增强,形成这样的习惯性反应。
四、五岁是建立行为规范最好的时机,父母可以订定家规,私下和孩子做清楚的行为约定,让他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行为会被处罚。孩子若清楚知道行为的界限,就不会一直尝试错误,惹得爷爷奶奶拿棍子。处罚的方式可以用暂时停止法,或剥夺原本享有的福利,例如不能看电视或没有睡前故事。也可用代币制度来进行奖励和处罚,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父母有了积极明显的管教作为,爷爷奶奶可能就比较不会觉得爸妈都没有在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