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始说话、走路、开始说“不”……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1岁宝宝的成就:说话!走路!
到了1岁的时候,你非常欣喜地发现你的宝宝有了非常好的发展,这个阶段宝宝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两件事:一个是说话,一个是走路!
虽然每个宝宝的发展节奏不同,但说话和走路这两件事让宝宝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他对自己能力的体验也更加深刻。
成就一:呀呀学语!
这时候,爸爸妈妈或者是宝宝的照顾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多跟宝宝交流!这件事可能很多妈妈在怀孕后期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当宝宝有比较多的胎动时,你就会抚摸他,跟他说话。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你能够更多地跟孩子交流、表达,好奇孩子想表达的话,那孩子表达的愿望就会更强烈。
当宝宝看到大人关注的目光,听到表达关心的一些语言、语调,会更加开心,也会更愿意表达,这样孩子说话的时间就会更早一些。
所以在1岁左右的时候,我们鼓励大家按照孩子的表达方式来互动。
比如,孩子突然说了一个词,但是你没有听清楚,那就要想办法鼓励他说,当你终于听清楚后,就和他一起重复,然后宝宝也会来重复这个词,这样就慢慢地扩充了宝宝的表达。
很多儿歌、绘本也可以帮助宝宝学习语言和启发想象力,这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和心理发展也是非常宝贵的。
成就二:走路!
直立行走是人类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1岁的时候,很多宝宝是正在学走路或者是已经会走路。当然,每个孩子学会走路的早晚、节奏都不同,大人们不要焦虑,不要去强制孩子。因为只有他自己准备好了以后,才能够真正迈出那一步。
打造安全家居环境
当孩子基本上学会走路以后,就会对这个世界有非常大的好奇心,想探索外面的世界,家是孩子非常想去探索的一个环境。
这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去打造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比如插座、桌角、地面,都要把它布置成一个安全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这种探索的兴趣,鼓励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不要担心他磕着、碰着、有危险,这样孩子会觉得很沮丧,对孩子会有一些不太好的影响。
1岁宝宝是个好奇宝宝
1岁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好奇心非常旺盛,而母亲是孩子发展人际关系的第一位重要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或者会讲话的时候,就会跟妈妈有一些互动。这时妈妈就像宝宝的一面镜子一样,如果妈妈很开心,那宝宝也会觉得自己很好、很自信,所以妈妈的位置和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过多帮助孩子
关于好奇心的第二个内容是要鼓励孩子从游戏当中探索自己的各种体验。有时候,我们会帮孩子做很多,但实际上孩子并不会感激或者感谢我们,而是会很生气、很难过。
比如:有的孩子吃橘子,一定要自己剥,有的妈妈就想帮他剥开,宝宝就气得哇哇大哭。
所以不管吃东西,还是玩游戏,在宝宝的各种探索过程中,妈妈需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节奏。
宝宝爱重复,别嫌烦
1岁左右的孩子,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不断重复。你跟他玩一个游戏,他会反复说“再来一次”,这时候,我们真的需要理解并尊重孩子,和一起他玩儿。
把吃饭的权利交给孩子
其实讲到好奇心,也会讲到吃饭这件事,关于这件事,我们真的可能需要去想一想,去体会一下,去观察:孩子到底为什么不吃饭,吃得少?我到底该怎么办?
然后是把吃饭的权利交给孩子,如果在吃饭这件事上,孩子觉得自己有主动选择的权利,那他就会很开心、很自信。
1岁宝宝的小心思
第三个方面,就是1岁宝宝的心理需求。1岁宝宝开始学会说话,能够自己走路,所以他有更强的自我表达能力,视野也更加开阔。
了解“我是谁”,是1岁宝宝非常重要的功课。
这时候,宝宝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想去表达他自己的一些需求。
我们会注意到:这个孩子不听话啊,我说朝东,他非要朝西!但是实际上,说“不”,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的爸爸妈妈应该开心。
在1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在不断地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这实际上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的一个非常宝贵的状态,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鼓励、接纳和支持。
有时候孩子发脾气,大人会很抓狂,妈妈心里一方面会很心疼,一方面也会很挫败,但实际上宝宝发脾气往往是有情绪方面的原因:有时候可能是他体验到一种非常强烈的恐惧感,害怕被爸爸妈妈抛弃,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这个意思。
在宝宝大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这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很难去安抚孩子,最可能的就是去抱抱他,什么也不说,允许孩子发一会脾气,那他慢慢地发出来以后,可能也就平静了,然后再去和他交谈。
对于1岁宝宝来说,他的情绪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在情绪和情感上面对大人的依赖依然很强。所以爸爸妈妈们需要非常细致地来关注孩子的情绪体验,去理解他发脾气的背后有一些什么样的情绪,然后给他一个拥抱,让他平静下来。
1岁宝宝开始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并且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我是谁”!这时候,爸爸妈妈们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支持和接纳,同时体会宝宝背后的情绪,让宝宝更加快乐、自信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