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网—如何做一个好妈妈|胎教早教育儿知识大全

主页 > 早教 > 孩子教育 >

孩子得不到就打滚?巧妙引导,坏事也能变好事

时间:2020-06-04 作者: 阅读:12

孩子得不到就打滚?巧妙引导,坏事也能变好事

1

带娃逛街,女儿一眼看中了商店门口摆放的毛绒公仔,拽着我,非要我给她买。

我瞟了一眼价签,偶买嘎,一个身高不足10厘米的小公仔,要280元大洋。我劝女儿:你不是已经有好多类似的公仔了嘛?

但小妞很坚决,死盯住公仔,毫不犹豫的说:我就要买这个,我喜欢它!

我:可你不觉得它太贵了么……

她完全不为所动,只顾两眼放光的喊:妈妈,我就要这个,就要这个嘛!一副冲动购物狂的模样。

本想用性价比不高的理由拒绝她,忽然想起前段时间看了好几篇教育文章,都说面对这种状况时,家长一定得尊重孩子的需求,不要用成人的性价比观念往孩子身上套,这个不划算,那个质量不够好,这个家里太多,那个不好玩,孩子会感觉自己挑的东西,既幼稚又没价值。这样下去,以后孩子就算想要什么也不敢说了,失去表达需求的勇气。

于是我动摇了,不过还是不忘友情提醒女儿:得用你自己的零花钱支付哦!

小妞欣然应允:好!你帮我付款,回家我还你!

就这样,她如愿以偿把公仔带回了家。

回家后,公仔就被她丢进了一堆毛绒玩具中,她显然已经忘了自己曾经那么渴望得到它。也不心疼自己的零花钱,反正这窟窿最终有爸爸妈妈补上。

看着小妞从特别想要到轻松得到,最后又不闻不问的公仔,我不禁产生了疑问:鼓励孩子表达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我也做到了,可看着孩子不珍惜的态度,就感觉在处理孩子提需求这个问题上,还缺了点什么,是什么呢?

2

忽然想到我童年的一件事儿。

小时候,我特喜欢赖床,我妈为我这毛病头疼了很久。有一天逛街,我看中一个漂亮发夹,好想要,鼓起勇气给我妈提要求,我妈灵机一动:你要能保证一个月不赖床,我就给你买!

为了这个心心念念的发夹,我还真是改头换面啊,每天准时起床,从不哼唧一声。

拿到发夹,我特别珍惜,好长时间都舍不得戴,藏在抽屉里,时不时拿出来瞧瞧。

我和女儿,刚开始都是一样的状态:想得到。可“得到”后的态度,为啥差别那么大?仔细一想,不就是因为发夹是我付出了好多努力才终于得到的,相比而言,我女儿得到公仔就轻松多了。

有人说:如果能力不能实现需求,人会产生企图心,企图心能让人愿意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为实现需求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企图心就是因为暂时“得不到”而产生的强大动力!

我不就是因为暂时“得不到”,才产生了动力坚持不赖床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妈显然把握住了我有了企图心的机会,引导我狠狠努力了一把。

如果,当初我女儿在表达出买公仔的需求时,我尊重她的需求,却不代替她跨过能力和需求之间的距离,反而是引导她的企图心转化为努力,就不会出现“得到便不再珍惜”的状况。

这样一想,我发现,在处理孩子提需求这个问题上,要是能把“引导孩子企图心”这一课补上,原本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就能变成孩子的成长机会!

3

看到这儿,恐怕有妈妈会嘀咕:企图心不就是一种动力嘛,听起来好像也不觉得多特别啊。

可别小看这动力,它能让孩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有企图心的孩子,当他下定决心为自己争取点什么东西时,会在努力过程中迸发出野火一般的自信和神采!

缺少企图心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呢?我想,我一定得将同事女儿的事,掰给大家听听……

同事王阳宁的女儿,参加一个重要的钢琴比赛,几乎所有评委都给了她高分,只有一个地位最高、最有权威的老师给出了出乎意料的低分,更悲哀的是,她渴望拜在门下的老师,就是这个给出最低分的人!

王阳宁顿时被打懵了,女儿发挥稳定,整首曲子没出现任何技巧上的错误,凭什么给她最低分?!

比赛结束后,她就忍不住追上那位评委,想问个究竟。

评委摇摇头,说:你的孩子有天赋,也有技巧,对音乐的感觉也不错,可独独缺了企图心!

王阳宁:企图心?那是什么?

评委:企图心是一种强大的动力,这动力能让人战胜恐惧,挑战难度,展现自我,把最有张力的情感呈现给大家!你看,你家孩子选的曲目是最稳妥的,技巧也一样稳,可是,我从她的表演里看不到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真挚热爱,看不到音乐带给她的快乐和自信!

王阳宁说,如果没有和评委的这番对话,她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想到“企图心”对孩子来说有那么重要。

她细细回想,在女儿身上还真看不到企图心的影子。哪儿来企图心呢?每次孩子刚冒出点企图心,王阳宁就越俎代庖将其扼杀在了摇篮中。

孩子要完成一幅手工粘贴画,看着孩子笨手笨脚的样子,她就着急,忍不住插手。不要贴这里,要贴这儿……颠倒了,不能这么贴……宝贝,来,妈妈帮你……

夜深了,孩子想要做完最后一道应用题,她会忍不住说:宝贝,赶紧睡觉了,只有一道题了,待会妈妈帮你填上……

……

她没想到,就在自己一次次的“代劳”中,孩子的企图心也慢慢被消磨了。

4

企图心对孩子挺重要,可关键还在引导。

当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握住孩子提需求的机会,将她的“企图心”引导为努力时,看见了有趣的一幕:原本懒懒的孩子,开始主动思考、大开脑洞,想办法达成意愿。

比如,昨儿在公园散步,廊桥上摆了不少地摊,出售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小玩意。

小妞看中了一个玩具羽毛球拍,售价15元。

我很遗憾的告诉她:你的零花钱基金只剩10元了。

不过,你可以想想别的办法啊,比如跟卖球拍的阿姨讲讲价?

渴望得到球拍,有了企图心的小妞正动力十足,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竟克服了与陌生人对话的紧张感,鼓足勇气,开始跟阿姨讲价。

可惜,讲价没成功,阿姨坚持要15元才能出售。

逼得小妞开脑洞,竟游说道:阿姨,我给你唱两首歌吧,我唱歌可好听了……

接着,就端端正正站着,声情并茂的唱了两首儿歌,小妞认真的样儿逗乐了阿姨,阿姨笑着说:看在你这么可爱的份上,阿姨就不赚钱了,10元卖给你吧!

回家后,小妞一直给婆婆吹嘘自己如何游说阿姨,最终成功购入羽毛球拍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学会了主动思考,大胆尝试,还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心呢。

瞧,只要我们对孩子的企图心善加引导,孩子就会迈向努力的征程,小勇士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快速成长!

孩子得不到就打滚?巧妙引导,坏事也能变好事

我想,尊重孩子需求是没错的,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需求。孩子的能力往往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这时候,千万别代替他跨过这段距离,要抓住引导孩子企图心的好机会,让孩子在自我努力中成长。

对孩子来说,说理想显得大而远,有点空洞,企图心却能让他每天都拥有欢快的动力。最最重要的是,企图心是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情感的饱满表达,是:我看到了,我渴望,所以我要去努力。有企图心的孩子,自信是洋溢的,生命是精彩的!

我们总说:孩子,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于是忍不住先为他塑造出一个“温柔世界”,在这个“温柔世界”里,“得到”越来越容易,可孩子宝贵的企图心也在悄悄消失,原本应该绽放光彩的精彩生命也渐渐黯淡。

没人喜欢“得不到”的感觉,尤其是孩子。

可是,如果暂时的“得不到”能让孩子茁壮成长,收获更多“得到”,我们何不做一个聪明的家长?将宝贵的企图心还给孩子,其实挺好的!

人会长大三次。

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第二次是感觉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无能为力。

第三次是明明知道有些事无能为力,无论如何也会尽力争取。

推荐:

图文新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返回顶部